本报讯(刘平、潇宇)去年以来,阜城县蒋坊乡以党建引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实施党组织、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优化配置服务资源,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干部队伍的服务带动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进“抓防促保”活动深入开展,让党旗在全乡160多个网格中高高飘扬,充分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把党的组织覆盖到网格上,推动基层治理有魂。一是科学设置网络,注重一个“密”字。该乡统筹考虑村庄面积、人口、党员数量等因素,坚持方便群众、便于管理、规模适度、无缝覆盖的思路,按照“应设尽设”原则,采取“党组织+N个网格”“一个网格一党小组”“一个领域一名党员”的管理方式,将每个村划分为若干红色网格责任田。他们建立完善了由“党委书记负总责+9个党建责任区+60个基层支部+106个网格党小组+534名党建网格员”构成的五级党建网格为基本框架的管理体系,确保党的触角延伸至各项工作领域。二是增强服务功能,突出一个“实”字。该乡明确网格党组织政治引领、党员管理、收集民意、志愿服务、统筹资源五项工作职责,在各村成立57个便民服务站、126个志愿服务点,完善了16项为群众代办事项,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要求,各项工作落实由党委研究部署、片区组织引导、村干部带头领办,网格区域内党员、群众共同承办,实现了一核引领、分级负责、项目带动、多元驱动的基层治理格局。
把红色力量汇聚到网格上,做到基层治理有力。一是抓好“领头羊”,坚持一个“强”字。该乡先后调整“两委”干部10人,储备年轻后备力量116人,建立了151人的本乡本土大学生信息库,组织57名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擂台赛”,向党员公开承诺事项360余条,制订推进举措1100多个,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二是织密“服务网”,瞄准一个“细”字。该乡坚持把党的组织资源、组织力量下沉到网格,整合网格内党员骨干、驻村干部、离退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力量,每个网格按照“1+2+N”标准,配备党建网格队伍(即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两名专兼职网格员、若干名网格志愿者)。邓屯村推行“网格治理、先锋引领”行动,建立“1+N”网格化结对帮扶机制,以实施“农耕文化小镇生态旅游”等脱贫项目为抓手,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建立蔬菜产业示范岗3个,带动发展特色设施瓜菜100余亩,实现了贫困群众长期稳定脱贫。
把党员作用体现到网格上,实现基层治理有效。一是聚焦群众事,当好服务员,强化一个“快”字。该乡按照“全天候响应、零距离服务”要求,高标准建成57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制订村级便民服务事项清单,为网格化服务打造红色阵地。他们在每个网格建立“微信联动群”平台,群众“点单”,第一时间有人“接单”,推动基层党建与便民服务下移。全乡联合党员志愿者、妇联、青年志愿者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26个,创新营造了“温馨有爱”的生活场景,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二是打造新亮点,促推大发展,体现一个“带”字。该乡先后设立党员技术服务岗、党员发展示范岗、党员文明生产监督岗等岗位160余个,开展“亮身份、晒承诺”活动,按照本人自愿原则开展岗位承诺,引导670余名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带动全乡发展设施大棚种植樱桃西红柿、黄桃、葡萄5200多亩,发展中草药种植园区1个,面积达1500亩,创建了“寇老头”葡萄、“中华黄豆王”非转基因大豆等多个国家级绿色标识产品。
目前,该乡通过网格化管理累计解决信访问题68个,代办便民服务事项1.1万余项,化解邻里纠纷2830余起,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共排查登记外来返乡人员3000余人次,形成了“小网格、大党建”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活力之源,把“抓防促保”活动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