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厦门百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种苗)的嫁接车间,一阵歌声从一排排葱绿的种苗架后传来,听到脚步声的女工们停止了唱歌,一边笑闹着和走进车间的百利种苗技术总监曾明宝打招呼,一边飞快地完成手上的“精细活”——将两株粗细不过2毫米左右的纤嫩种苗植株嫁接到一起,每年1.2亿株嫁接种苗在她们手中成型,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茁壮成长,最终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位于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的百利种苗,拥有700多亩育苗基地,培育包括辣椒、苦瓜、丝瓜、花菜、水果玉米等多个优良蔬菜品种,其中辣椒已成为企业的王牌产品,每年向外输送各类蔬菜嫁接苗、实生苗等多达2.2亿株。
正在完成植株嫁接工作的工人们 张琼/摄
目前,五显镇种子种苗产业园核心区1185亩,拥有以百利种苗为龙头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00多家,其中种子种苗企业22家,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为同安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安区历来是厦门“三农”主战场,是厦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施地。通过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体系,同安区聚焦富民产业,打造高质量现代农业,全力破解耕地分散狭小的先天不足,“螺丝壳里做道场”,大力提升单位土地产出效益,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变经验说话为数据站台
科学手段为现代农业增效
种植、生长、结实、收获,农作物的好收成从来都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胜利,祖祖辈辈习得的经验,一度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倚仗。但现代农业的发展,靠经验说话显然不够。种什么?怎么种?如何让气候天时化为助力而非威胁?这都需要更现代化的手段。
“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提高了,对食物的要求更高更精细,多样化的需求为种植户和种子种苗企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会。”曾明宝介绍道,只有通过数据手段,分析市场需求,洞察市场先机,不断技术创新和品种优化,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提升单位效益。
曾明宝介绍种苗嫁接原理和优势 张琼/摄
百利种苗通过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和转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从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地引进了大量的种苗种植数据,通过试验试种完善种植数据,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的种植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种苗和先进的技术支持,推动了同安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化。
“卖种苗的同时,通过种植土壤检测,形成精细的施肥数据,指导农户种植。依靠数据库指导精细化种植,不能让农民瞎忙瞎种,通过现代化的手段降低农户种植新产品时的试错概率。”曾明宝说道。依托于经过市场验证的良种,以及具体而微的种植指导,现在,五显镇的村民们都很愿意跟随百利种苗的品种研发脚步去种植农作物。
温度、湿度、霜冻、大风……气象变化对农作物影响巨大,在同安区,气象站会为周边的种植大户提供额外的农业气象服务,指导企业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节奏、进行病虫害防治。
打造良品
品牌化运营为现代农业提质
在百利种苗的玻璃温室旁,有一大片试验玉米田正在结穗,曾明宝望着这片玉米田满怀希望,他介绍说这片玉米田正是推动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利器。
从2008年起,五显镇三秀山村就种起了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以特色产业为抓手,立足特色资源,不断推进水果玉米产业化发展。水果玉米基地现已达到2000亩,合作的农户超过100家。目前,三秀山村已经与多家连锁超市达成合作,水果玉米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百利种业的玉米试验田 张琼/摄
同样是在五显镇三秀山村,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向百利种业买断了红泡椒种苗。鑫美园年产各种农产品近1500吨,相继注册 “鑫山顶”、“鑫美园”、“康康适口”3个商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鑫美园将近六年山药产业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共享给三秀山村申报了市级一村一品项目,并得到厦门市农业农村局认可,获得2023年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认定。2022年末至今,在驻村工作队的牵线下,三秀山村的特色农产品山药系列加工产品销售量显著提升,已销售近万斤,增收近20万元。
目前,同安区通过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等方式,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建立,良种+良法+良品的高效运作,为同安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可观成效,从2012年到2021年,集体经济平均收入从35.47万元提高到183.3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3万元增至2.76万元。(张琼 张启智)
上一篇 送廉下基层,筑牢清廉防线
下一篇 饶阳骨雕亮相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